我来完善 | 返回首页
本词条被浏览7245次

【方言】

叹词。表示疑问。

例:~?你说什么?

【汉字释义】

  安: [ān] [ㄢˉ]
  郑码:WDZM,U:5B89,GBK:B0B2
  部首笔画数:3画 , 笔画数:6,部首:宀,笔顺编号:445531
  参考词汇:
  quiet clam safe set peaceful tranquil be satisfied secure
  危
  〈形〉
  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,安全,安稳)
  同本义
  安,定也。――《尔雅》
  共给之为安。――《庄子·天地》
  好和不争曰安。――《周书·谥法》
  心皆安下切上。――《仪礼·少牢礼》
 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――《易·系辞下》
  居安思危。――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  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――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  然后得一夕安寝。――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  谢庄遂安。――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。
  又如:安睡,安寝,安抵(平安地抵达),心神不安,坐立不安,安枕(安安稳稳)
  ⒈平静,稳定:平~ 。 ~定团结。
  ⒉使平静,使稳定:~慰。~民。
  ⒊处理,放置,装设:~排。~置。~装。~机器人。
  ⒋存着,怀着:~心赖账。
  ⒌治理:治~。~天下。
  ⒍疑问词。哪里?怎么:而今~在?~能见死不救?
 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,安培的简称,代号A。
  商务印书馆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中安字的解释:
  1、安稳、安定、安全。
  2、安逸、安乐。
  3、安心。
  4、安放、设置(后起意义)。
  5、疑问代词。a、什么,什么地方;b、怎么,哪里。
  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:
  【唐韵】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??於寒切,案平声。【说文】静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【广韵】徐也,止也。【书·尧典】钦明文思安安。【注】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【益稷】安汝止。【注】谓止於至善也。 又宁也,定也。【书·臯陶谟】在知人,在安民。【齐语】其心安焉,不见异物而迁焉。 又危之对也。【前汉·贾谊传】置之安处则安,置之危处则危。 又佚乐也。【礼·表记】君子庄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【左传·僖二十三年】怀与安实败名。 又【谥法】和好不争曰安。 又何也。【礼·檀弓】吾将安仰。【楚辞·天问】九天之际,安放安属。 又与焉同。【正字通】安之於焉,犹何之於曷,音别义通。 又姓。【风俗通】汉太守安成,唐安金藏。又安期,安平,俱复姓。 又州名,春秋时郧国,汉属江夏郡,宋改为安州。 又叶乌前切,音烟。【诗·大雅】执讯连连,攸馘安安。 又叶於眞切,音因。【苏轼·李仲蒙哀辞】矫矫荦荦,自贵珍兮。欺世幻俗。内弗安兮。
  考证:〔【贾谊·治安策】置之安处则安,置之危处则危。〕 谨照原书改前汉贾谊传。
  安详(安步当车)
  安全(安而不忘为)
  习惯于(安常处顺)
  安置(安家乐业)
  安定(安民告示)
  稳固(安如泰山)
  表示疑问(安能)
  (中医词典)
  安
  ①安定宁静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。”
  ②安适,舒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胸胁胃脘不安。”
  ③安和调顺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阳未并阴,因而调之,真气得安。”
  ④病势衰减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日中人气长,长则胜邪,故安。”
  ⑤行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。”
  ⑥安全,平安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故主明则下安。”
  ⑦为何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诸痈肿筋挛骨痛,此皆安生?”⑧何处,哪里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
  ⑨什么,何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六腑之咳奈何,安所受病?”
  ⑩怎么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又安足以明之。”

【安姓来源】

 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,关于安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:
  1、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,昌意的长子叫颛顼,继承帝位。次子叫安,封于西戎,后来建立了安息国(在今伊朗高原),他的子孙就以安为姓。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,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。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,他不愿当国王,而想当高僧,于是他就出家为僧。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(148年),回到中国河南洛阳,宣传佛教,随后定居下来,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。
  2、为鲜卑族复姓所改。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所载,南北朝时,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,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,定居中原,代为汉姓安氏。
  3、为“昭武九姓”之一,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。一度归唐朝管辖,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,后为安氏。又,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,冒姓安氏。

【安姓堂号】

  据《唐书世系表》记载:“出自姬姓。黄帝生昌意。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,后于中国,以安为姓。”望出姑臧、河内。

【安姓历代名人】

  安同——曹魏时辽东胡人,在官明察,长于校练,家法修整,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。
  安清-一字世高。安息国太子。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,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,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,出家为憎,信奉佛教。精通梵语,念经修行。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。定居下来后,为了传教的需要,他又工读汉语,通晓汉语,译梵本为汉语,译《修行道地经》等30余部,皆属小乘。
  安金藏——唐代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)人,为太常寺乐工。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,武后下令查处此事,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,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,肠出,并言“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”。武后感动,不疑李旦。
  安禄山——唐安史之乱的祸首。营州柳城(今辽宁省朝阳)杂胡。本名轧(一作阿)荦山(703-757)。母突厥人。安禄山少孤,后随继父改姓安,名禄山。 初为边境互市牙郎。安禄山骁勇机智,熟悉边地情况,又善逢迎,手段狡诈,初得幽州节度使张守赏识,继得玄宗宠信,至天宝十载(751年),已身兼平卢(今河北省)、范阳(今北京市)、河东(今山西省)节度使等职,集三镇(今辽宁西部、河北、山西一带)军、政、民、财权于一身。后乘玄宗晚年政治腐败,禁军虚弱,全国军事布局内轻外重之机,以讨权臣杨国忠为名,与史思明于十四载十一月,发动叛乱,史称安史之乱。同年陷洛阳。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,建元圣武。六月陷长安。从此唐半壁江山陷于战乱之中。至德二载(757年)正月,为其子安庆绪所杀。
  安重荣——五代时朔州(今属山西省)人,初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,后石敬瑭降契丹,自称儿皇帝,重荣以此为辱,遂起兵声讨石敬瑭,次年因战败而身亡。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,喜好读书,博贯文史,精《礼》、《传》,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,官至睦州知州,有文集四十卷。
  安民——宋代陕西省长安(今西安一带)人,著名石匠,当时著名的石碑,皆出其手。其品格高尚、不畏权贵,时颁蔡京所书《元党籍碑》于各州县,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,遂拒刻“安民刻石”四字,拒收百两酬金,为人称颂。
  安熙——字敬仲(1269-1311),号墨□,元代藁城(今属河北省)人,性淡雅,喜垂钓,不屑仕进,家居教授数十年,教人入学以居敬为本,读书以经术为先。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。著有《默庵集》五卷。
  安童——元代前期政治家。蒙古札剌儿氏。木华黎四世孙。忽必烈即帝位,召安童入宿卫,为四怯薛之长。至元二年(1265年)任中书右丞相。安童尊礼汉族士大夫,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,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"汉法"。十二年,忽必烈命安童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,防御叛乱的西北诸王。十三年,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等叛变,将那木罕送交术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,将安童送交窝阔台系后王海都。二十一年,被放还,仍为中书右丞相。二十四年,忽必烈重立尚书省,中书省形同虚设,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宠信,被迫辞职。至元三十年去世。
  安盘——明代嘉定州(今属上海市)人,官至兵科给事中,嘉靖初,以争大礼廷杖除名。著有《颐山诗话》二卷。
  安传——明代淄川(今山东省淄博)人,万历年间中举,累迁刑部郎中,出知卫辉府。著有《蛩音集》。
  安大嵬——明代云梦(今属湖北省)人,性雅,不慕功名,博学好古,精纬候。
  安希范——字小范,号我素,江苏省无锡人。安国的孙子,安如山的次子,庶出。尽管出生在以富有闻名全国,“钟鸣鼎食”的家庭里,但幼年时代却过的是“弱子委孤相依为命的生活”。在这样的环境里,饱览经史,学问大有长进,自认为他岳父的藏书是他日后为人和治学的得力所在。他在19岁那年就考取了秀才。万历年间进士,授礼部主事,著人《天全堂集》等。
  安昶——清代书法家,江苏省金匮人,喜临摹古帖,尤善草书。
  安维峻——字晓峰。甘肃秦安人。中日甲午战争期间,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,投降卖国,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。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。后隐居柏崖,闭门著书。著有《四书讲义》、《诗文集》。
  安伸——淄川人,明代万历年间进士,官至太仆少卿。著有《柱史草》等。
  安世高——汉代佛教学者。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。本名清,原为安息国太子。自幼信奉佛教,当其将即位时,出家修道,而让位于其叔。他精研阿毗昙,修习禅定。于东汉建和元年(147年)到达洛阳。不久即通晓汉语,翻译经典。据晋代道安编纂的《众经目录》记载,安世高所译经典共35种,41卷;现存22种,26卷。
  安维峻——甘肃省秦安人,清光绪年间进士,授编修。中日甲午战争期间,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,投降卖国,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。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。后隐居柏崖,闭门著书。安维峻直言敢谏,曾被慈禧革职,后又启用,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。著有《四书讲义》、《诗文集》。
  安鸿勋——清代江苏省金匮(今常熟)人,官至训导,善行草书。
  安文钦——陕西省绥德人,清末秀才,抗战时期积极与八路军合作,建国后,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,第一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被称为“陕西四老”之一。著有《满腹牢骚记》等。
  安子介——1912年6月26日出生,香港工商企业家,爱国民主人士。浙江省定海县人。安子介先生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:工业家、国际贸易专家、经济学家、汉字学家、语言学家、发明家、社会活动家……集诸家学问于一身。2000年6月3日,88岁高龄的安子介因病在香港逝世。

给个好评:
分类标签:方言 文字
版权所有 © 2008-2024 贵州百科. 保留所有权利.